更名为吴江经济开发区12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120亿元
□商报记者 杨敏
11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国家级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仪式,12家企业现场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投资协议,这12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20亿元。这是继昆山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苏州又一县级市开发区挂牌“国字号”。
吴江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江苏省首批13个省级开发区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吴江经济开发区已经成长为一个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种类丰富、产业特色鲜明、设施配套齐全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是吴江市对外开放、产业带动、优势辐射的经济高地。目前,区内现有企业1000多家,累计注册外资76.3亿美元,到账外资46.9亿美元。去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8.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9亿元,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其中,落户企业中有日立、NEC、SK、英格索兰、斗山等1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台湾、日本、韩国等地上市、上柜企业,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300多家,26家企业总投资接近或超过1亿美元。
据悉,今年以来吴江经济开发区经济运行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10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32.1%;工业开票销售收入852.6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9月份单月销售历史性突破百亿大关。此外,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方面,该开发区大力实施“3100”计划,到2012年将形成100名以上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并以此带动形成一批创新型科技研发团队,孵化一批高端领域的优秀科技项目。
揭牌仪式上,北大青鸟、万阳能源、深圳南方、佳通集团、俐马集团、立兴陈机械、硕达国际、软银中国、中旺精密等12家企业集中与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投资协议,项目涉及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电子等产业领域。签约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其中外资项目9个,总投资8.24亿美元,注册资本2.93亿美元。
延伸阅读>>>
一个开发区,18年的跨越
18年,昔日城郊的一片原野变成了一个环境良好、功能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并成为吴江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今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晋升“国家级”,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跨越。
已累计引进外资企业1000多家注册外资76.3亿美元
作为吴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2009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不到全市7%的土地、6%的人口和8%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8%的地区生产总值、26%的工业增加值、24%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以及44%的注册外资、48%的到账外资和82%的进出口总额,成为全市资源消耗少、产出效能高、环境保护好、文明程度高的重点区域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越来越强。在江苏省111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吴江经济开发区综合建设水平始终保持在前三位。
作为吴江开发开放的主要阵地,截至目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累计引进外资企业1000多家,累计注册外资76.3亿美元,到账外资46.9亿美元。落户企业中有12家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地上市上柜企业。开发区已成为国内电脑及周边产品、通讯及网络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等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是液晶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手机、投影仪等电子产品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之一。随着英格索兰、卡特彼勒、斗山、美达王等世界旗舰型企业的投产扩产,开发区的机械装备产业正迅速崛起。同时,以太阳能光伏和LED产业为支撑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逐渐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之一。
全区已有101个省以上高新产品14家企业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吴江科技人才的创新高地,近年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培育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和产品集群为目标,着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力度,中达、华宇等10多家龙头型企业都建立了研发中心,亨通光电打破国际垄断集团对中国光纤原料的技术垄断,成功研制出光纤预制棒,并迅速产业化。目前,全区已有101个省以上高新产品、14家企业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各级科技领军人才43名,膜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洪耀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进入批量生产。
作为吴江城市建设的重要板块,近几年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投入道路、桥梁、土地平整及水电配套建设资金20亿元以上,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已经形成,水、电、气等管网全线贯通。已建有日资工业园、韩资工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特色园区,建有海关直通式监管点和物流中心、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区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在南京关区率先施行保税物流功能,与上海、宁波、太仓等港口合作紧密,“虚拟港口”建设启动,物流便捷高效,环境整洁优美。
作为吴江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域,近年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土地换保障工程,有效推进农土保接轨城保工作,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确保区内农民充分就业。扎实推进农民安置小区建设,全区3.4万农村户籍人口中,已有2.7万人安置到城市社区。自2003年划区管理以来,已连续7年被评为文明单位。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3年内投入200亿元以上
下一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驱动、环境建设、共建共享等方面实现在国家级平台上的新跃升。
在产业升级上,进一步强化规划招商、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突出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扩容补链,拉长IT产业链,重视大型终端产品的引进,尽快将电子信息产业建成2000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引入一大批具有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高贡献率的机械装备企业,通过英格索兰、卡特彼勒、斗山、美达王等世界500强企业引领,努力提高装备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快速形成具有500亿元以上产能的支柱产业。
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上,全力聚焦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亿光、华上、北大青鸟、旺能光电、瑞尚太阳能和万阳能源等龙头企业引领,计划3年内投入200亿元以上,重点在LED芯片、封装、照明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等领域进行布局,实现在LED项目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上的突破,打造500亿元以上能级新产业。加快LED照明产业园、膜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软件信息产业园、玻璃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全力加快新兴产业项目集聚,力争五年形成10个省级以上创新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
同时,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全面推进科创园和产业化基地建设,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深入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注重发挥创业投资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作用,组建开发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东运创投和科技创投,促进项目、人才、资金、服务有效对接,构建完善的股权投资产业链,加快科技创新项目产业化。主动对接轻轨4号线和苏嘉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速推进同津大道北延、鲈乡北路北延、学院路东延、江陵东路东延等骨干路网建设 。进一步提高低保户、困难弱势群体的教育、医疗救助水平;积极探索农民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完善各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文化、体育、卫生、商业配套设施建设。
(来源:城市商报—吴江读本 )